国家财政改革要求
国家财政改革要求

国家不断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,强调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和评价的全过程管理,以及绩效目标的设定、监控和评价等。高校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单位,需要积极响应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,建立健全预算绩效内控一体化系统,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。

内控监督力度不足
内控监督力度不足

预算编制不准确、预算执行监控不力、绩效评价不科学、内部控制不完善等。同时,在预算执行过程中,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考核机制,使得预算超支现象严重。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效率,制约了高校的发展。

信息系统数据孤岛
信息系统数据孤岛

部分高校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,各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,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和集成。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和问题,增加了学校的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,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,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,也增加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。

数智化内控业务架构

数智化内控业务架构

单位层面内控

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部分,信息化系统中的单位层面内部控制,能实现线下成果的线上转换与应用。

1、以电子书籍报告的形式展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成果。

2、将议事决策机制融入到具体的经济活动审批过程中。

3、以信息化系统实现三重一大事项的流程审核与业务记录。

4、预警提醒,包括针对单位关键岗位控制中的岗位轮换、定期内外部审计等。

单位层面内控
风险管理

实现风险控制和信息化的完美融合,风险管理的咨询结果能应用于实际的经济业务活动中,单位的风险管理不再是空中楼阁。

第一、建立标准的风险指标库、风险措施库、政策法规法,将单位风险管理的咨询成果,融入标准风险三库机制模型。

第二、将每一个风险指标、对应的控制措施,绑定到信息化系统中的各类经济业务活动审批过程中,实现审批过程中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的实时预警与记录处置,在具体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实现风险控制。

第三、风险评估与分析,以风险矩阵、月度趋势等图形进行分析,了解风险的分布与发生情况,可穿透具体的业务明细,辅助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。

风险管理
风险预警

为领导审批提供实时数据依据与风险预警,随时审批、全程留痕、电子签名、即时通讯、加签、会签等跨部门协作机制;实时查看预算整体执行情况、各部门业务执行状况等。

风险预警
智能流程

智能BPM流程可以通过预设的规则和算法,自动执行业务流程中的一些重复性和规律性任务,减少了人工干预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能够实时监控流程的执行情况,及时发现流程中的异常和瓶颈。可以对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,为高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
智能流程
方案特色
常态化监控

结合学校大内控体系进行顶层规划,将业务系统中的内控管理规则进行提取、加强和补齐,并强化内部控制的常态化监督,形成全校风险数据库积累,统一在业务管控中台进行内控需求的统筹管理和控制。

一体化管理

建立内控、风控一体化平台,进行内控业务数据归集以及风控模型建立;依据不同责任和权利进行业务和财务内控管理、业务和财务风险管理。

业务灵活定制

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,提供了全程可视化的设计器、零代码/低代码开发模式、“拖拽式”业务搭建方式等“标配功能”,支持学校业务灵活拓展,流程审批灵活处理,支持可视化拖拽方式快速构建应用,涵盖项目管理、预算管理、合同管理、资产管理、采购管理、智能网报、绩效管理等多个业务场景构建。低代码/零代码平台将降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门槛,使更多高校能够轻松实现财务数字化。

高效协同

面向学校的全部人员内控管理需求,提供统一的领导办公、个人办公界面,实现业务财务、审计、监督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,协同高效办公。

经典案例
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
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

建立以项目为驱动,绩效为导向、预算为主线、内控为保障的全过程、全方位、标准化、信息化管控的预算绩效内控一体化体系。

1.提升学校项目管理能力,规范项目立项、执行、验收、绩效自评流程,提升项目执行能力,提高预算执行进度;

2.适应学校发展需求,提升业财融合水平,前置财务审核,在所有事前申请中内置财务审批流程,在报销环节校领导不再审批,解决重复审批问题。改变传统的按经费审批模式,启用按业务审批流程

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
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

建立以项目为基础、以绩效为导向、以预算为主线、财务报销为重点,以内控为保障的一体化管理系统,解决以资金预算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线上管理。同时,对接国家“双高”建设任务,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内控管理,完善制度体系,最终实现治理能力提升、治理体系优化的目标。通过预算绩效内控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,为智慧校园建设其他系统进入平台的数据规格、质量提供标准,为财务数据与其他部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打下基础。